查看: 412|回复: 0

塞上绿洲70年“植树造林记”:从绿起来到富起来

[复制链接]

11

主题

11

帖子

35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35
发表于 2020-4-27 16:12:0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U368P8DT20200312151521.jpg
右玉人把植树造林融入生活。右玉县委宣传部供图
  中新网太原3月12日电 题:塞上绿洲70年“植树造林记”:从绿起来到富起来
  作者 杨杰英
  “树是右玉的魂。”这是右玉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
  3月12日是中国植树节。右玉人把植树造林融入生活,用70多年的时间,将不毛之地变成“塞上绿洲”,成为新中国绿色生态发展的典型样板。
  李云生则是右玉诸多“造林先锋”中的一员,见证了右玉荒漠变绿洲的生态奇迹。
  “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的那些树。”今年64岁的李云生惦记着疫情结束后,第一时间上山看看他的那些树。
  一万两千多亩的树。李云生用了十几年的时间,成为右玉当地的种树大户。
  “我小时候上学,教室里的白天和黑夜一样,课桌里一直放着一盏煤油灯。”李云生是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李达窑乡马头山村人。
  他亲身经历过右玉“刮风一起尘,白天点油灯。一年一场风,从春刮到冬”的时期。那时,人们用“养活一棵树比养孩子难”来形容右玉的环境恶劣。
  “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情很深,我爷爷辈的人就开始跟着县领导种树。”李云生说,那时候右玉人每年种树每年看不到树,恶劣的生态环境使得树苗的成活率非常低。“但我们右玉人不服输。”
  “种树”一词刻在了右玉人的骨子里。李云生也不例外。“我生长在右玉,又在部队待了十几年。”
  2001年,马头山村被当地列入首批移民并村的重点村。“看着从小生活的村子搬空了,心里想着要让马头山变成青枝绿叶、金杏飘香的花果山,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。”2002年,李云生辞掉驾校校长的工作回到村里,承包马头山,开始自己的“种树之路”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